人们谈到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低下,往往归咎于农产品的过剩,归咎于农业的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今日中国农业问题是不是产能过剩的问题,对此暂且先不讨论。即便是,但这种农产品的过剩也不是简的供大于求,而是优质农产品稀缺,劣质农产品充斥整个市场,造成了农产品过剩的假象。
其实,真正导致农业风险的是农业背离了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又不能融入工业文明时代下的现代农业体系,农业背离了自然的生态环境系统。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农业认知风险即人们对中国自己的传统农耕文明失去了自信,让农业背离了自然。而判断的盲视和自信心的缺失,是农业认知风险的根源所在。
所谓判断的盲视,是指人们用西方人的观点来检视中国当前社会的发展阶段,而引发的对当前中国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阶段认知上的误判和偏差。现在的一些人认为,中国社会已确定进入工业社会,甚至是后工业社会,农耕文明在中国已过时。这种过时论正是西方语境下的中国发展阶段论,是对中国当下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阶段的误判。
中国是一个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农耕文明不可能在短短一百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中消失殆尽。况且,中国现在依然还是一个拥有7~8亿农业人口的国家,庞大的农业人口基数也不可能让他们赖以生存的农业产业在一夜中消失。因此,中国现在既不是纯农耕文明时代,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工业文明时代,是一种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共存的时代。有的人一味推崇的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产业,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单相思。
所谓自信心的缺失,是指人们用盲目崇洋的心态对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精髓的判读。在一些人眼中,西方总比中国先进,西方国家是先进的象征,中国是落后的代名词。不可讳言,在西方国家确实有很多东西是值得中国人去学习的,比如自然科学,尤其是现代应用科学技术的很多方面都走到中国的前面,但中国的农业技术,尤其是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以及敬畏土地的的农业伦理,到现在依然是西方人所称道和努力学习的东西,如《天工开物》,全书以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分为上中下卷,共18章,变成全球上第一部伟大的农业科学之作。一些中国人却把这些精华的东西视为土的、落后的东西,弃之如敝履。
判断的盲视,让农业的重要性地位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自信心的缺失,让农耕文明的精髓被视为现代农业的糟粕,农业开始背离自然的生长状态。在新农村建设中,倡导农业回归自然刻不容缓。
耕地风险让农业有效供给成为一种隐痛。中国当下的耕地风险除了人们常说的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农业耕地面积减少外,这里主要指的是另外一种风险——有限耕地使用上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农用土地的过度垦殖。天人合一既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伦理道德观。它强调土地也是一个生命体,对土地的利用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农业的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人们不仅要懂得种地,还要学会养地,即所谓的农业节用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的就是对自然尊重,强调的是人的需求和大自然(天)的物的生长一致,是一种对大自然(天)的敬畏和感恩。
另一方面,是石油农业带来的耕地地力的下降。现在人们常常提及田人合一这个概念。但严格上讲,人们很多时候并不清楚这一词的真正含义,往往只是切入其皮毛。其实田人合一也是一种农业伦理,它强调的是每一块土地(田)能给人提供多少食物都是有其自然的定数的,人为的干预,如大量的使用农药、化肥,虽然一时可能改变这种定数,引发土地物产生产时间和总量的变化(如农产品生产周期的缩短)和农产品单位总量的增加,但最终也会遭到自然的惩罚,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土壤肥力的下降。
所以,无论是土地的过度垦殖,还是石油农业,都是有悖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畸形的农业的发展理念。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还是要让农业回归理性,遵守农道。
这里的食品安全包括:农产品供给总量的安全,如人们常说的粮食安全问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的问题,如转基因食品、速生肉类禽蛋和蔬果对人体健康的隐患等;以市场行为为主的资本下乡,过度追求利益而不守农业规律、不守商业道德,造成市场、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
引发食品安全的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蜕变。这种蜕变也是农业违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一种自作自受。即前面所说的农业功利化的结果。这里就不再赘述。
因此,在新乡村建设中,让农业回归自然是新乡村建设一个重要的任务。当然,我们在这里倡导的让农业回归自然,并不是让现在的农业简单地回归到过去的传统农业状态.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回归。
自然农业不等于简单的传统农耕文明时代的农业,更不等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自然农业强调的是农业的生长环境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如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光照、水分、温度等。这样的农业生产的全部过程是一种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下的自然育化过程,是一种遵循地域性特征、依照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和约定俗成的常态化生长周期(而非人工干预)的农业生产过程。
这是新乡村建设中应该极力倡导和推崇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精髓与核心价值。我们在新乡村建设中倡导和推崇的农业回归自然,是一种有选择性的回归。
我们倡导农业回归自然,更不是让中国的农业与现代隔绝、逆现实社会的发展的新趋势而动,而是要与现实社会的发展的新趋势同步,是一种融合。顺潮流者昌,逆潮流者亡,中国的农业也是如此,离开了现实的时空环境谈农业,是一种空中楼阁的痴人梦话;离开当代的科学技术谈农业,更是一种没有前途的农业。但这种融合,也不是盲目性的融合。
正如前面所说回归是一种选择性的回归一样,这种融合也是一种选择性的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是有选择地、适度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无疑会加速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装备和生物技术对减轻农业劳动强度,加速农产品的产品转换利用和农业附加值的提升,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