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福州发布今年首批土地出让招商手册。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2025年第一批次土地出让招商手册,涉及15宗土地,总面积约264.13亩。这中间还包括8幅商品房地块和7幅商服地块,分别占地187.78亩和76.35亩。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其中的几宗重要地块,包括其地理位置、用地性质和计容建筑面积等关键信息。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日公布了2025年第一批次土地出让的招商手册,本次出让共涉及15宗土地,总面积约为264.13亩。这些地块中,8幅为商品房地块,总面积达187.78亩;7幅为商服地块,总面积为76.35亩。 在鼓楼区,六一中路89号地块面积为5.6亩,用地性质为居住商业综合用地,其计容建筑面积规定不低于3733平方米,不超过7462平方米。晋安区文博路南侧、乐园路西侧的地块面积为8.4亩,同样为居住商业综合用地,计容建筑面积规定不低于5613平方米,不超过1.35万平方米。此外,仓山区石边路东侧、石边支路南侧的地块面积为13.04亩,用地性质为居住商业综合用地,计容建筑面积规定不低于8695平方米,不超过2.43万平方米。 这些地块的出让不仅为福州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闽侯县储备粮中心库扩建项目二、三期工程款支付担保单位遴选启动,项目位于闽侯县白沙镇,占地36.77亩,计划建设4栋平房仓、2栋低温仓及配套设施,施工中标价113250126元。本次招标最高控制价3000元,担保保证期15个月,投标单位需提供相关资质证明及业绩证明,报价文件需密封递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6日上午12点。 闽侯县储备粮中心库扩建项目二、三期工程款支付担保单位遴选工作真正开始启动。该项目地处闽侯县白沙镇白沙花云自然村,占地面积约36.77亩,规划建设内容有4栋平房仓、2栋低温仓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施工中标金额为113250126元。 此次招标主要是针对工程款支付担保服务,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参与报价。报名单位需满足以下门槛:首先,一定要具有相应的专业资质;其次,本次招标最高控制价为3000元;最后,支付担保保证期确定为15个月。 对于投标文件的具体实际的要求,参与单位需提交加盖企业公章的报价清单,同时提供营业范围包含相关业务的营业执照或资质证书。所有投标文件需按要求密封装袋,并附上至少一份业绩证明。特别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投标时一定要提交投标承诺书,未提供者将视为废标
网友关注:福建修订居住小区公共收益管理办法。石狮市召开物业管理提升工作推进会,强调以民生工程为核心,推进社区物业服务管理提升。会议指出,通过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如外墙脱落和消防设施无水等,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强化公共收益监管,提升业主权益,推动物业管理上的水准提质增效,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石狮市近日召开了全市物业管理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旨在逐步推动物业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升。会上,市委副书记刘艺波强调了物业管理提升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这是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聚焦民生需求,推动物业管理提质增效 会议中,各镇负责人汇报了近期的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规划。刘艺波强调,物业管理提升工作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民生工程。他要求各部门和镇克服松劲心态,持之以恒地抓实抓细各项工作。 强化公共资源管理,提升居民权益保障 会议还特别强调了对外墙脱落、消防设施无水等居民关切问题的整改工作,要求确保按时整改销号。同时,通过盘活地下车库等公共资源,增加小区收益和村集体收入,有效赋能全域共富。此外,会议还提出要加强对“公维金”和小区公共收益的
福州市国资委举办2025年国资国企“五全”招商推介会,福州地铁集团在会上展示了其多元业务矩阵和招商资源。集团通过“轨道+”布局,吸引了多家企业落地,丰富了轨道产业生态。同时,福州地铁集团通过开放应用场景和技术验证环境,推动技术转化应用,赋能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2025年,福州地铁将继续聚焦科技属性和新兴领域,推动更多企业产业落地,增强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链。 在福州市国资委主办的2025年国资国企“五全”招商推介会上,福州地铁集团详细的介绍了其公司基本情况和多元业务矩阵,并推介了地铁招商资源与方向。此次推介会旨在深入实施“奋勇争先落实年”招商落地攻坚行动,全面展示福州市国资国企的优势,全力冲刺2025年的招商工作。 福州地铁集团的战略布局与产业生态 福州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建国表示,2024年集团围绕“轨道+”布局,利用轨道交通建设的资源禀赋,成功招引了中交机电工程局、中铁电气化局、中铁九局等五家企业落地,进一步丰富了福州的轨道产业生态。此外,集团通过开放应用场景、提供技术验证环境、联合承接智慧项目等措施,积极培育已招商落地的企业,推动了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其中福建智控已被福建省工信厅确定
今日热点:辽宁房协倡议促进房地产业止跌回稳。本文探讨了住建部门如何通过政策调整和市场优化,为建筑领域的非公有制企业提供稳定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文章详细的介绍了住建部门实施的“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策略,以及各地住建部门如何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倾听非公有制企业声音,推动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住建部门面临的关键任务是如何稳定房地产市场并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2025年,住建部门将实施一系列政策,包括“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旨在优化房地产市场结构,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政策调整与市场优化:住建部门的双轮驱动策略 住建部门通过取消或调减限购、限售、限价等措施,赋予城市政府更大的调控自主权。同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住房贷款首付比例等,直接减轻了居民的购房和还贷压力。此外,新增的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项目,和增加“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逐步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倾听与支持:住建部门与非公有制企业的互动 各地住建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直接听取非公有制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例如,福州市住建局在新春座谈会上,与29位企业家代表深入
本文分析了房企退地的多种原因,包括经营不善、地块去化困难及政府公共利益收回。通过具体案例,如华润置地在福州的退地再竞得,展示了房企如何通过退地优化土储结构,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文章还探讨了政府政策如何支持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房企如何在市场调整中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环境中,房企退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策略调整手段。通过退地,房企不仅仅可以缓解金钱上的压力,还能优化土地储备结构,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首先,退地策略为房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资金回笼方式。在市场调整期间,部分地块的规划条件已不足以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导致去化困难。例如,华润置地在福州的一宗地块,由于商办产品去化困难及写字楼空置率较高,最终选择退地并重新竞得,将土地用途从商务+商业改为商品房+酒店+商务+商业,成功解决了去化难题。 其次,退地还有助于房企优化土地储备结构。通过退地,房企能够得到政府提供的等值应当支付的票据,用于在城市内重新购地,从而优化资源使用。例如,广州市的越秀地产通过退地获得了120亿元的换仓机会,有效提升了土储质量。 此外,政府政策的支持也为房企退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收购存量闲
本文探讨了房企退地的新趋势,特别是在新政影响下,房企如何通过退地优化土地储备结构,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双赢。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如华润置地在福州的地块调整,展示了退地如何帮助房企应对市场变化,提升土地使用的效率和质量。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调整,房企退地成为了一个需要我们来关注的现象。通过退地,房企不仅仅可以缓解金钱上的压力,还能优化土地储备结构,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 房企退地:策略调整与市场适应 在福州,华润置地的一个案例颇具代表性。该公司在申请退出一块已持有十年的地块后,重新竞得该地块,并调整了土地用途。这一转变不仅解决了当地商办产品去化困难的问题,还通过取消额外的捐建项目,降低了拿地成本。这种策略的调整,显示了房企如何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优化自身的土地储备。 退地背后的经济逻辑与市场影响 退地不单单是房企内部的策略调整,更是对市场变化的积极响应。通过退地,房企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金,优化项目结构,同时也为政府提供了重新规划土地使用的机会。这种互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土地使用的效率,还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双赢。 总结来看,房企退地是一种复杂的市场行为,涉及多方面的经济逻辑和市场策略。通过这种
本文探讨了房企通过退地策略优化土地储备结构,分析了新政前后房企退地的不同案例,揭示了退地对缓解企业金钱上的压力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及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调整,房企退地已成为一种新的战略选择,旨在优化土地储备结构并实现公司发展的可持续性。近期,自然资源部发布的通知精确指出,将加大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力度,这为房企提供了新的操作空间。 退地策略: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 通过退地,房企不仅仅可以缓解债务和现金流紧张的压力,还能通过重新评估和调整土地使用性质,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例如,华润置地在福州的操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公司在退出一块拿地十年的地块后,重新竞得该地块,并将其用途从商务+商业改为商品房+酒店+商务+商业,有效解决了当地商办产品去化困难的问题。 政府与企业的双赢局面 退地不仅对房企有利,也为政府提供了重新规划和利用土地的机会。通过这一种模式,政府能够准确的通过市场需求调整土地规划,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而企业则能够最终靠这种方式优化自身的土地储备结构,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未来展望:退地策略的深远影响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优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房企退地策略将更加
本文探讨了房企退地策略在优化土地储备结构和缓解金钱上的压力方面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分析具体案例,如华润置地在福州的土地用途变更,展示了退地如何帮企业适应市场变化,优化资源配置。同时,文章还提到了政府通过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土地回收的政策,以及这种政策如何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房企退地策略正慢慢的变成为一种重要的土地管理和资金优化手段。通过退地,企业不仅仅可以解决资金流动性的问题,还能优化其土地储备结构,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房企退地策略的多样化应用 近年来,随市场环境的变动,一些房企开始通过退地来调整其土地储备。例如,华润置地在福州的一个案例中,将一块原本用于商业和商务用途的土地,通过退地后重新竞拍,转变为商品房、酒店以及商业综合用途。这种转变不仅解决了当地写字楼空置率较高的问题,还适应了市场对住宅和商业综合体的需求。此外,华润置地还通过取消一项教育设施的捐赠,逐步降低了拿地成本,实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 政府政策支持下的土地回收与再利用 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自然资源部发布的通知精确指出,将积极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加大收回和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力度。这一
近年来,房企退地成为缓解金钱上的压力和优化土地储备结构的重要手段。通过退地,房企不仅仅可以缓解债务和现金流紧张,还能通过政府重新储备和出让土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本文通过一系列分析新政前后的退地案例,探讨了退地政策对房企和市场的双重影响,以及其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环境中,房企退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策略,旨在通过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优化企业的土地储备结构。此举不仅有助于缓解企业的金钱上的压力,还能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房企退地:金钱上的压力与资源优化的双重考量 近年来,随市场环境的变化,部分房企面临地块难以去化、经营不善等问题,不得不选择退地以缓解债务和现金流紧张。例如,万科退还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永丰产业基地地块,主要是由于全部自持租赁导致收益低且资金回笼速度慢。通过退地,房企可以从地方政府拿回已缴纳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在建项目,从而缓解金钱上的压力。 新政推动:政府与企业的双赢策略 自5.17新政以来,政府加大了对存量闲置土地的收购力度,通过专项债券资金支持,推动房企退地以实现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例如,华润置地在福州通过退地变更土地使用性质,将商务+商业用地改为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