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秀美恬静,道路平整顺畅,院落清雅精致,树木巍然如峰……行走于通州区刘桥镇尹家园村,一张充满诗意的田园画卷在记者眼前徐徐展开。人居环境的整治和提升,就像一双看不见的巧手,以绣花功夫绘就出和美乡村的幸福底色。
21日下午,如丝细雨的浸润,让尹家园村的乡村道路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记者脚下的这条大道,曾是一条狭窄、坑洼不平的乡间小路。如今它平坦宽阔,慢慢的变成了连接尹家园村与外界的重要纽带,展示着乡村的新面貌。
村民姚金平介绍,以前汽车会车时,要么借路边的田埂,要么行驶到村民房前屋后的空地,等对面来车通过后再走,很不方便。有时会遇到轮胎陷进田地水沟里,或者车辆发生碰擦的情况,村民感到麻烦又尴尬。如今,在尹家园中心路这条双向车道上,记者看到,每隔几分钟就有小汽车通过,车牌除了有本地的,还有南京、上海等地的,会车不用刻意减速和避让,便能轻松通过。
据了解,尹家园村28公里的农路,在过去几年陆续完成了硬化、扩宽、新建等升级改造,主干道更是新增了会车点。“去年,我们对全村农路的严重破损路面进行了维修,确保农路路面平整整洁。并对全村主要道路两侧鸡棚、鸭棚、羊棚进行有序整治。我们也对尹家园中心桥两侧桥头做维修加固,目前辖区内没有危桥。”尹家园村党总支副书记季淑兰介绍说。
家庭一处美,带来乡村整体美。尹家园村充分的发挥妇联组织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让妇女在“美丽庭院”创建中挑大梁。“我们以此为契机,以点带面,开展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创建,推进家风家教建设。”尹家园村妇联主席戴鸿娟说,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用环境指标说话,更要以文明精神来衡量。唯有做到人美、心美,庭院、乡村才能更美。
“这是我们村自己的污水处理设备,你看这里的标志牌,详细记录了污水处理设备管护第三方,还留有联系方式,方便联系。污水设施运维范围、期限、标准、单位、责任人也进行了公示。”季淑兰一边指着污水处理设施,一边向记者介绍道。
近年来,尹家园村在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方面成绩非常显著,实现了从臭水塘到生态塘的华丽转身。
记者现场看到,有巡河员在辖区河道开展检查工作,加强河道及周边环境卫生管理。尹家园村村干部陈莎莎介绍,巡河员常态化开展每周1次的巡河工作,河道管护责任得到落实且管护到位,确保辖区河道及两岸干净整洁,河道周边无乱堆、乱放﹑乱排现象。
人居环境要得到提升,群策群力治理生活垃圾是重中之重。在硬件上强化设施配备,尹家园村正常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全村共设有垃圾分类亭17处、智能垃圾分类房2座、垃圾清运车2辆、垃圾桶达347只。此外,尹家园村设有1处秸秆堆放点,1个废旧农药农膜回收点,建立循环农业模式。同时,该村还通过知识宣讲、入户宣传等方式,提升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文明意识。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提升生态环境,不仅为村民带来美的感受,还保证了优质农产品的种植和产出。尹家园村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坚定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农村地区曾一直是垃圾分类的“重灾区”,如何确保尹家园村347只垃圾桶每天都能被收一遍?这是让尹家园村村干部急得掉头发的大难题。终于,一枚小芯片的出现,提升了垃圾分类的效率,助力垃圾分类监测更全面、反馈更迅速、管理更精准。“这枚小芯片,能算得上是垃圾桶的‘身份证’!”季淑兰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只垃圾桶都安装上了智能电子芯片,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巡更系统,这样通过后台数据便能及时了解到垃圾桶是否被收运。自从建立垃圾清运常态化智能监督系统后,尹家园村在垃圾分类全民行动中跑出了加速度。
夕阳西下,保洁员王学忠从垃圾清运车上下来。细看这清运车不一般,外观是封闭式的,不会散发出明显的异味。季淑兰介绍,封闭式垃圾清运车,能自动提升垃圾桶,自动完成垃圾桶倾倒,实现垃圾清运智能化。
垃圾分类难题通过智能化手段完美解决,而集中区脏乱的面貌又如何变得焕然一新?尹家园村建有一处占地180余亩的集中区,以往集中区农户乱种植农作物,影响形象,且引发了农民争土地等纠纷问题。村委会成员与小区居民共同商议,决定用闲置地块为大家建造“小菜园”,巧解了人居环境难题。郁郁葱葱的“小菜园”瓜果飘香,不仅满足了村民日常需求,还成为接地气的乡村景观,让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小菜园”工程成为尹家园村探索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深化乡村治理的有益尝试。
“接下来,尹家园村两委班子将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提升工作,并将产业高质量发展、乡风文明等方面做融合,多维度为乡村振兴提‘颜’增‘质’。”尹家园村党总支书记陈亚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