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75万元采购299元路由器后续:学院通报、采购叫停、网友不买账

时间: 2025-08-08 00:41:59 |   作者: 景观亮化产品

产品特点

  你能相信吗?一所全日制本科学院竟然花了75万元采购一套防火墙和DNS设备,而最后拿到手的,却是一个普通的路由器,售价仅为299元!这到底怎么回事?这个路由器能替代防火墙吗?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价格差异?

  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重庆三峡学院能否在此次事件中清除不正当操作,恢复公信力?

  事情起源于重庆三峡学院的采购公告。根据公告,该校计划采购一套防火墙和DNS设备。

  对于一所高校来说,这些设备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保护学生和教职工的个人隐私信息、重要科研资料等方面。

  为了保护资料不被黑客攻击,采购合适的设备就显得很重要。所以,学校预算75万元购买这些设备,听上去似乎是合理且必要的。

  但问题来了,最终中标的设备名称是“普联TL-R473G出口防火墙”。表面上看,这一个名字似乎没问题——防火墙,不是吗?

  但有懂行的网友一眼就发现了不对劲:这根本不是防火墙,而是一款普通的企业级路由器。

  更糟糕的是,这款路由器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售价仅为299元!也就是说,学校花费75万买的,居然是一台300元不到的路由器,这差价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的反应能够说是“炸锅”了。从网友们的评论来看,大家显然被这个天价路由器吓了一跳。许多人调侃道:“我卖个小遥控器,成本才10块,卖20块就提心吊胆,怎么重庆三峡学院花这么多钱买个路由器?”

  也有网友吐槽:“以前听说有单位买个东西,价格高得离谱,这下终于明白了!”这种看似荒诞的故事,竟然真发生在了高校采购中。

  大家还戏谑地说,某些公司通过类似手段获取了暴利,最终的受害者却是学生和学校的财务资源。

  这不禁让人深思:在公开透明的采购过程中,怎么会允许此现状发生?若不是网友的“强力围观”,重庆三峡学院是否会发现这笔巨额开销根本就不应该发生?

  面对舆论的压力,重庆三峡学院终于作出回应。在一份通报中,学校表示,采购过程确实存在违规情况,学院慢慢的开始调查,并决定终止该次采购。

  学校还提到,采购团队在初期选定中标公司时,已经明确要求提供符合技术标准的设备,但最终所购买的设备并未达到要求。

  校方表示,5月9日才发现采购的设备是一台普通的路由器,立即依规定停止了实施采购。

  从学校的回应来看,似乎是“无辜”的受害者,他们只是被供应商“忽悠”了。但这种说法却并不能让人信服。学校是不是真的完全“无知”?

  是否真的没有对标书中所要求的设备做认真审查?还是说,这背后隐藏着更复杂的利益链条?

  这里另有一层值得深思的内容,那就是这次中标的公司——丰都县洪正商贸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500万元,但最近三年的参保人数为零,且企业来提供的联系方式竟然是空号,官网也没有一点有效信息。

  这家“空壳公司”能成功中标,是否只是“低价围标”的一种手段?难道这次事件只是一起都会存在的内部操作?

  有不少网上的朋友表示,这样的公司根本就没有提供高端设备的能力,难道是通过人为制造的竞标气氛,控制了采购结果?这是令人质疑的一个点。

  毕竟,在此之前,另有两家竞标公司报价接近,但似乎并未真正获得机会,最终却是这家不具备任何背景的公司中标。

  重庆三峡学院的通报,既试图为自己辩解,又想塑造出一个“义正言辞”的形象:我们并没选假冒伪劣产品,完全是被供应商欺骗了。但不管你信不信,很多网友对这一说法显然并不买账。

  他们认为,学校的采购团队未能对设备做充分的审查和核实,才导致了这一荒唐的结果。而在此过程中,校方是否有任何的“内情”或“利益交换”我们不得而知。

  也有网友提到,这样的事情其实并非孤立案例。在许多单位和部门,类似的采购乱象时有发生——高价买低质产品,背后可能隐藏着腐败、回扣等问题。

  重庆三峡学院的这次采购事件,虽然最终得到及时回应并取消了不当的交易,但它暴露出的采购流程漏洞和背后有几率存在的“围标”问题,依然可以让我们反思。

  学校虽然已经停止了采购,但这笔75万元的浪费,也给学校带来了极大的名誉损失。

  更重要的是,这一事件反映出了我们在公共资源采购中常见的管理漏洞。如果一个高校的采购都能够发生这种低级错误,那么其他类似单位是否也有几率存在类似的风险?

  这些采购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内幕?这一事件不仅让我们对学校的管理提出疑问,也让我们反思如何确保公共资源的透明、公正。

  最后,希望这次事件的曝光,能够引起更多人对采购过程透明度的关注,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制来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真正的完成公平公正的公共采购。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花75万元采购299元路由器后续:学院通报、采购叫停、网友不买账

时间: 2025-08-08 00:41:59 |   作者: 景观亮化产品

  你能相信吗?一所全日制本科学院竟然花了75万元采购一套防火墙和DNS设备,而最后拿到手的,却是一个普通的路由器,售价仅为299元!这到底怎么回事?这个路由器能替代防火墙吗?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价格差异?

  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重庆三峡学院能否在此次事件中清除不正当操作,恢复公信力?

  事情起源于重庆三峡学院的采购公告。根据公告,该校计划采购一套防火墙和DNS设备。

  对于一所高校来说,这些设备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保护学生和教职工的个人隐私信息、重要科研资料等方面。

  为了保护资料不被黑客攻击,采购合适的设备就显得很重要。所以,学校预算75万元购买这些设备,听上去似乎是合理且必要的。

  但问题来了,最终中标的设备名称是“普联TL-R473G出口防火墙”。表面上看,这一个名字似乎没问题——防火墙,不是吗?

  但有懂行的网友一眼就发现了不对劲:这根本不是防火墙,而是一款普通的企业级路由器。

  更糟糕的是,这款路由器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售价仅为299元!也就是说,学校花费75万买的,居然是一台300元不到的路由器,这差价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的反应能够说是“炸锅”了。从网友们的评论来看,大家显然被这个天价路由器吓了一跳。许多人调侃道:“我卖个小遥控器,成本才10块,卖20块就提心吊胆,怎么重庆三峡学院花这么多钱买个路由器?”

  也有网友吐槽:“以前听说有单位买个东西,价格高得离谱,这下终于明白了!”这种看似荒诞的故事,竟然真发生在了高校采购中。

  大家还戏谑地说,某些公司通过类似手段获取了暴利,最终的受害者却是学生和学校的财务资源。

  这不禁让人深思:在公开透明的采购过程中,怎么会允许此现状发生?若不是网友的“强力围观”,重庆三峡学院是否会发现这笔巨额开销根本就不应该发生?

  面对舆论的压力,重庆三峡学院终于作出回应。在一份通报中,学校表示,采购过程确实存在违规情况,学院慢慢的开始调查,并决定终止该次采购。

  学校还提到,采购团队在初期选定中标公司时,已经明确要求提供符合技术标准的设备,但最终所购买的设备并未达到要求。

  校方表示,5月9日才发现采购的设备是一台普通的路由器,立即依规定停止了实施采购。

  从学校的回应来看,似乎是“无辜”的受害者,他们只是被供应商“忽悠”了。但这种说法却并不能让人信服。学校是不是真的完全“无知”?

  是否真的没有对标书中所要求的设备做认真审查?还是说,这背后隐藏着更复杂的利益链条?

  这里另有一层值得深思的内容,那就是这次中标的公司——丰都县洪正商贸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500万元,但最近三年的参保人数为零,且企业来提供的联系方式竟然是空号,官网也没有一点有效信息。

  这家“空壳公司”能成功中标,是否只是“低价围标”的一种手段?难道这次事件只是一起都会存在的内部操作?

  有不少网上的朋友表示,这样的公司根本就没有提供高端设备的能力,难道是通过人为制造的竞标气氛,控制了采购结果?这是令人质疑的一个点。

  毕竟,在此之前,另有两家竞标公司报价接近,但似乎并未真正获得机会,最终却是这家不具备任何背景的公司中标。

  重庆三峡学院的通报,既试图为自己辩解,又想塑造出一个“义正言辞”的形象:我们并没选假冒伪劣产品,完全是被供应商欺骗了。但不管你信不信,很多网友对这一说法显然并不买账。

  他们认为,学校的采购团队未能对设备做充分的审查和核实,才导致了这一荒唐的结果。而在此过程中,校方是否有任何的“内情”或“利益交换”我们不得而知。

  也有网友提到,这样的事情其实并非孤立案例。在许多单位和部门,类似的采购乱象时有发生——高价买低质产品,背后可能隐藏着腐败、回扣等问题。

  重庆三峡学院的这次采购事件,虽然最终得到及时回应并取消了不当的交易,但它暴露出的采购流程漏洞和背后有几率存在的“围标”问题,依然可以让我们反思。

  学校虽然已经停止了采购,但这笔75万元的浪费,也给学校带来了极大的名誉损失。

  更重要的是,这一事件反映出了我们在公共资源采购中常见的管理漏洞。如果一个高校的采购都能够发生这种低级错误,那么其他类似单位是否也有几率存在类似的风险?

  这些采购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内幕?这一事件不仅让我们对学校的管理提出疑问,也让我们反思如何确保公共资源的透明、公正。

  最后,希望这次事件的曝光,能够引起更多人对采购过程透明度的关注,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制来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真正的完成公平公正的公共采购。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