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8-03 02:59:46 | 作者: 景观亮化产品
央广网吉安7月4日消息(记者刘培俊)在江西省万安县韶口乡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放眼望去,开阔的水面上,一排排深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头,在阳光照射下正源源不断地产生绿色电能,而在太阳能光伏板下的水域养殖着大量生态鱼。
同时,“渔光互补”模式使低洼地、荒滩等发挥叠加“光伏+”效应,实现绿色低碳、环保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渔光互补’开创性地把光伏和渔业这两个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的产业相结合,一举多得,不仅做到了空间上的立体复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输出了环境友好的清洁能源,形成‘水下养殖,水上发电’的绿色新景象。”韶口乡党委书记邱野说。
万安县韶口乡韶口村村委会主任郭明很喜欢去“送瘟神”水库旁转转。水面澄澈如镜,数不清的光伏板铺设在水面之上,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每每看到这一处源源不断产生收益的绿色“福地”时,亲历了水库几十载变迁的郭明总会感慨地说:“谁曾想以前这里是一片沼泽,是血吸虫的聚集地。”
20世纪50年代,血吸虫病曾在南方流行,江西是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江西响应“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经过两年艰苦奋斗,消灭了血吸虫病。在“送瘟神”精神的鼓舞下,江西全省掀起了防治血吸虫病的热潮,万安县韶口乡就是其一。
“最有效的除虫办法是土埋水淹,村里公社就发动老表们修水坝,都是人工挖砂石,再靠肩膀一担担挑过来。筑坝蓄水,根除了血吸虫,老乡们欢欣鼓舞,‘送瘟神水库’因此得名。”郭明说。
万安县地处江西省中南部,赣江由南向北纵贯全县82公里,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水质标准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1.81%左右,青山连绵起伏,生态资源丰富。
为了实现生态资源的有效转化,万安县积极打通“两山”转化通道,依托绿色生态资源优势,聚焦打造全省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中部地区风光储国家综合能源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新型能源示范县目标,推动水、风、光多能互补一体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
2020年,万安县与三峡新能源万安发电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建设三峡新能源万安项目,充分开发利用水库、荒滩,采用水上发电、水下综合立体养殖的模式,在送瘟神水库、仙人港水库闲置水面,以及周边抬田区域共1800多亩,建设了一座装机容量100兆瓦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
“渔光互补的方案,可以有实际效果的减少水量蒸发、抑制藻类过度生长,改善水质。同时,渔业养殖实行人放天养的绿色养殖模式,不投饵,不投料,使之前只能用于传统养殖的水库,转变为生态渔业产业和清洁能源生产示范基地。”三峡新能源万安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方海介绍,采取该模式养殖的鱼儿自然生长,品质更高,市场价比普通鱼要高出30%左右。
而在韶口乡梅岗村,500余亩的太阳能光伏板则是安装在地面上,探索出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发展模式,现在已完成百余亩的牧草种植。
万安渔光互补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发电1.1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4万吨,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可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9.7万吨,为当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持续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得益于“渔光互补”,当地村民享受到了“项目结出的硕果”。项目的建设为当地提供了渔业和种植收入,还推动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大学毕业时接到通知,我能参加三峡集团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对口招聘。考试通过后,我如愿进入了韶口水面光伏电站工作,离家挺近的,收入也不错。”郭桓君介绍道。
得益于三峡集团将校园招聘与就业帮扶相结合的万安籍毕业生引进专项计划,郭恒君在完成学业后顺利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改善了家庭生活条件。而像他这样进入三峡集团工作的万安学子,还大有人在。“渔光互补”项目建设期间,累计用工1200多人次。
万安县发展清洁能源的探索,还包括万安县高山嶂风电场、赣江万安枢纽二线船闸等项目建设。其中,2022年8月8日实现试通航的赣江万安枢纽二线船闸,标志着千里赣江“黄金水道”的经济大动脉打通。
“赣江万安枢纽二线船闸的建成,对于加快对接长江经济带、实现赣江全线三级通航、补齐江西水运发展短板、推进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建设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赣江船闸通航中心万安枢纽二线船闸负责人余凯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路亦是乡村致富路。我们将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渔光互补’模式为切入口,探索发展与之相关的文旅、农旅相融合的特色生态旅游项目,为乡村振兴增添绿色发展动力。”万安县委常委、副县长陈迪于和记者说。
时间: 2024-08-03 02:59:46 | 作者: 景观亮化产品
央广网吉安7月4日消息(记者刘培俊)在江西省万安县韶口乡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放眼望去,开阔的水面上,一排排深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头,在阳光照射下正源源不断地产生绿色电能,而在太阳能光伏板下的水域养殖着大量生态鱼。
同时,“渔光互补”模式使低洼地、荒滩等发挥叠加“光伏+”效应,实现绿色低碳、环保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渔光互补’开创性地把光伏和渔业这两个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的产业相结合,一举多得,不仅做到了空间上的立体复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输出了环境友好的清洁能源,形成‘水下养殖,水上发电’的绿色新景象。”韶口乡党委书记邱野说。
万安县韶口乡韶口村村委会主任郭明很喜欢去“送瘟神”水库旁转转。水面澄澈如镜,数不清的光伏板铺设在水面之上,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每每看到这一处源源不断产生收益的绿色“福地”时,亲历了水库几十载变迁的郭明总会感慨地说:“谁曾想以前这里是一片沼泽,是血吸虫的聚集地。”
20世纪50年代,血吸虫病曾在南方流行,江西是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江西响应“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经过两年艰苦奋斗,消灭了血吸虫病。在“送瘟神”精神的鼓舞下,江西全省掀起了防治血吸虫病的热潮,万安县韶口乡就是其一。
“最有效的除虫办法是土埋水淹,村里公社就发动老表们修水坝,都是人工挖砂石,再靠肩膀一担担挑过来。筑坝蓄水,根除了血吸虫,老乡们欢欣鼓舞,‘送瘟神水库’因此得名。”郭明说。
万安县地处江西省中南部,赣江由南向北纵贯全县82公里,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水质标准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1.81%左右,青山连绵起伏,生态资源丰富。
为了实现生态资源的有效转化,万安县积极打通“两山”转化通道,依托绿色生态资源优势,聚焦打造全省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中部地区风光储国家综合能源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新型能源示范县目标,推动水、风、光多能互补一体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
2020年,万安县与三峡新能源万安发电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建设三峡新能源万安项目,充分开发利用水库、荒滩,采用水上发电、水下综合立体养殖的模式,在送瘟神水库、仙人港水库闲置水面,以及周边抬田区域共1800多亩,建设了一座装机容量100兆瓦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
“渔光互补的方案,可以有实际效果的减少水量蒸发、抑制藻类过度生长,改善水质。同时,渔业养殖实行人放天养的绿色养殖模式,不投饵,不投料,使之前只能用于传统养殖的水库,转变为生态渔业产业和清洁能源生产示范基地。”三峡新能源万安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方海介绍,采取该模式养殖的鱼儿自然生长,品质更高,市场价比普通鱼要高出30%左右。
而在韶口乡梅岗村,500余亩的太阳能光伏板则是安装在地面上,探索出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发展模式,现在已完成百余亩的牧草种植。
万安渔光互补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发电1.1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4万吨,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可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9.7万吨,为当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持续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得益于“渔光互补”,当地村民享受到了“项目结出的硕果”。项目的建设为当地提供了渔业和种植收入,还推动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大学毕业时接到通知,我能参加三峡集团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对口招聘。考试通过后,我如愿进入了韶口水面光伏电站工作,离家挺近的,收入也不错。”郭桓君介绍道。
得益于三峡集团将校园招聘与就业帮扶相结合的万安籍毕业生引进专项计划,郭恒君在完成学业后顺利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改善了家庭生活条件。而像他这样进入三峡集团工作的万安学子,还大有人在。“渔光互补”项目建设期间,累计用工1200多人次。
万安县发展清洁能源的探索,还包括万安县高山嶂风电场、赣江万安枢纽二线船闸等项目建设。其中,2022年8月8日实现试通航的赣江万安枢纽二线船闸,标志着千里赣江“黄金水道”的经济大动脉打通。
“赣江万安枢纽二线船闸的建成,对于加快对接长江经济带、实现赣江全线三级通航、补齐江西水运发展短板、推进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建设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赣江船闸通航中心万安枢纽二线船闸负责人余凯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路亦是乡村致富路。我们将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渔光互补’模式为切入口,探索发展与之相关的文旅、农旅相融合的特色生态旅游项目,为乡村振兴增添绿色发展动力。”万安县委常委、副县长陈迪于和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