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15 Ultra 手机体验:口袋里的“大三元”主打一个纯粹

时间: 2025-03-04 05:50:37 |   作者: 工业照明产品

产品特点

  小米15 Ultra作为一款影像科技旗舰,主打纯粹的光学设计,实现全焦段无损变焦。

  3.除此之外,小米15 Ultra配备2K专业创作屏,支持超级阳光屏和超声波指纹解锁。

  4.6000mAh金沙江电池和90W澎湃秒充保证续航表现,使用户得到满足日常需求。

  不得不说,“影像”在如今智能手机特别是旗舰手机中的重要性正在慢慢的变大,这在各大手机品牌都将影像作为自家超大杯旗舰核心升级点的选择中就能看出。2025 年春季正在到来的新品潮中,各大厂商的超大杯旗舰新机都蓄势待发,并且都将主打影像升级,而就在 2 月 27 日,小米 15 Ultra 巅峰影像科技旗舰率先登场,相信刚看完发布会的朋友们都还意犹未尽。

  要说当前智能手机的影像技术的发展的新趋势,小编可以总结为两个词,一个是 AI,另一个就是“全焦段”了。这里的“全焦段”,已经不单单是指手机要有不同光学焦段的摄像头,更要求手机在每一个焦段上都得非常全能,换句话说每个焦段都要有和主摄一样顶级的成像品质,并通过彼此配合覆盖用户日常拍摄场景下对变焦的几乎所有的需求。

  这也是手机影像赶超专业摄影必须要达成的一步。当然,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AI 的参与也至关重要。

  而小米 15 Ultra,可以说就是在这个方向上率先取得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成果。目前,IT之家已经拿到了全新松柏绿配色的小米 15 Ultra,下面不放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它的真实实力究竟如何。

  首先我们仍旧是先看一下小米 15 Ultra 的外观。作为一款在影像上有重要突破的科技旗舰,小米 15 Ultra 在外观设计上也融入了非常浓厚的影像基因,它延续了和徕卡的合作,并且在整体设计上深度致敬徕卡百年经典相机 Leica I,形成以影像为主题、兼顾复古和时尚的纯粹美学。

  IT之家拿到的这款为松柏绿配色的小米 15 Ultra、具体来看,其机身背面通过银色的金属和绿色的荔枝皮质感形成对撞,用大胆的拼色和凌厉的呈现出复古传奇的气质,辨识度很高。

  松柏绿的色泽就像现实中苍翠的松柏一样偏墨绿,充满力量感,也很耐看,与银色金属竖向分割,金属部分这一侧有“xiaomi”的 Logo 和 Ultra 铭牌,灵感源于相机旁轴取景框,一点红线十分提神。

  摄像头模块还是小米 Ultra 系列一直以来的圆形大镜头的设计,外围是银色的螺纹金属环,与手机背板的凸起无缝衔接,并且与背面已经中框的银色呼应,带来更好的一体化视感。

  小米 15 Ultra 的中框为四曲包裹式设计,航空级 6M42 铝合金材质打造,成为整个机身的支撑,并且保证了极高的强度和硬度,金属表面为喷砂处理,手感更加细腻。

  再看手机正面,小米 15 Ultra 采用一块 6.73 英寸的全等深微曲屏,等 R 弯曲,R=3.5mm,等深弯曲深度为 570μm,屏幕整体看起来十分和谐自然,并且形成一种浮于机身表面的视感。

  尺寸方面,小米 15 Ultra 机身长和宽分别为 161mm × 75.3mm,IT之家实测机身厚度为 9.7mm(不包含摄像头凸起部分)。

  机身重量为 230g,毕竟是在影像上有堆料的旗舰机型,拿在手里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包装方面,小米 15 Ultra 仍然是常规的黑色手机包装盒,设计简洁,正面是“xiaomi 15 Ultra”的银色标识和徕卡小红标。

  小米 15 Ultra 随机附赠了 90W 充电器、数据线、说明书、取卡针和一个透明保护壳。

  除了手机本身,小米 15 Ultra 还有配套的第三代专业影像套装,采用全新设计的鎏金配色,具备更好的续航和防泼溅能力。小米保留了滤镜转接环的设计,并额外增加了可拆卸的快门按钮和指柄,提升整体的操控感。

  其中,自定义波轮能够迅速调节 EV、光圈、快门、ISO、白平衡等,滤镜转接环可转接 67mm 滤镜,同时还拥有一个专门的录像按键,此外该影像套件还内置 2000mAh 电池。

  整体来说,小米 15 Ultra 是一款由外到内透露出极客影像气质的旗舰手机,在外观设计上有着强烈复古徕卡的纯粹美学,让他看起来既像手机,又更像一台相机,相信会受到手机摄影发烧友们的喜爱。

  小米 15 Ultra 的最重要的看点就是目前顶级的影像能力,因此我们第一步就来看看它的影像表现究竟如何。具体来说,小米 15 Ultra 拥有后置四摄的组合,分别为:

  1 英寸传感器 LYT-900 加持的 5000 万像素主摄,等效 23mm,ƒ/1.63 大光圈,ALD 镀膜,单位像素尺寸 1.6μm,四合一像素尺寸达到 3.2μm,是目前移动影像最大的像素。

  IMX858 传感器加持的 5000 万像素长焦摄像头,等效 70mm,支持长焦微距,ƒ/1.8 光圈.

  三星 JN5 传感器加持的 5000 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等效 14mm ,ƒ/2.2 光圈,115° 超广视角。

  通过这四枚摄像头组合,以及CMOS最大的两颗摄像头的满像素全开(Remosaic)模式下的裁切,小米 15 Ultra 实现了画质无损的扩展焦段,覆盖 14-400mm、总计 8 个焦段、28 倍无损变焦,小米称之为“口袋里的大三元”。

  下面这张是主摄在白天光线充足环境下使用徕卡经典模式拍摄的样张,能够正常的看到照片画面非常清晰,锐利如刀,暗部色调偏冷,细节阴影浓郁,层次分明,色泽通透,很有徕卡的味道。同时能看到照片的曝光很精准,该暗的地方暗,该亮的地方足够亮,有一种独特的光感。

  放大之后,墙上的字也是比较清晰的,至少能认得出来,这显然要得益于 1 英寸大底带来的充足进光量,从而让画面的解析力得到显著提升。

  下面小编使用 5000 万全像素模式拍了一张,在这个模式下,成像风格是有一定变化的,“德味儿”没那么浓了,画面整体偏平淡些,当然这也不算缺点。

  放大后细节还是要比标准模式更清楚一些的,但锐化的痕迹也更明显了。其实标准模式下的解析力已经足够了。

  和以往一样,小米 15 Ultra 也支持徕卡原生双画质,分别为徕卡经典和徕卡生动,可以在取景框右上角的徕卡图标处切换。IT之家在同一场景下分别用徕卡生动和徕卡经典拍了两张照片进行对比:

  不难发现,徕卡生动模式下,整个画面的影调感不是那么强了,会通过拉高画面的动态范围来达到画面养眼的效果,也更符合互联网大众传播的审美需求。而徕卡经典模式则更侧重于还原现实场景的明暗关系,而不会刻意追求画面美化而提升鲜明度,而且还保留了大光圈镜头天然具备的暗角,两种风格各有特点,大家可以根据自身地需求来选择。

  接下来是环境光线对比相对强烈的场景,站在桥墩下往外拍,时间是早上,能够正常的看到小米 15 Ultra 并没有刻意压低高光,而是追求画面整体的自然观感,大底 LYT-900 传感器本身就有出色的宽容度,因此这张照片看起来并没有明显的算法拉高动态范围的感觉,整个影调十分自然。

  再看下面这张照片,早晨的阳光斜向照射在松柏树上,小米 15 Ultra 通过细腻的明暗变化将松柏树上被光线照射的影影绰绰的感觉真实地还原了出来,阴影部分比人眼所见要更暗一些,但呈现在照片上就是强烈的影调感,搭配独特的油润的色彩呈现,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清晨的阳光氛围。

  还有下面这张,即便不用长焦,主摄的大底大光圈也能带来天然的光学浅景深,让画面的主体更加突出。

  接着我们看长焦。前面我们说到,小米 15 Ultra 能够提供等效 14mm、23mm、35mm、46mm、70mm、100mm、200mm、400mm 总计 8 个焦段的无损变焦。其中 14mm 是超广角,我们暂时先不看,从 23mm 的广角开始,小编选择在桥下的一个场景每个焦段各拍一张。

  首先是 23mm 主摄的焦段,主摄的成像表现刚才我们已经分析了很多,这张依然画面的光影还原非常细腻线mm 仍然是主摄镜头通过像素超采样拍摄,我们来看 46mm(对应 2× 变焦)拍摄的照片,能够正常的看到画面细节依然丰富,和光学变焦的质感基本是一致的,而且无论是光影、色彩都保持了和 23mm 焦段下同样的品质。

  70mm 焦段(对应 3× 变焦)为 5000 万像素的长焦镜头拍摄,画面清晰锐利、细节丰富,将桥墩下比较复杂的光影关系真实呈现了出来。

  100mm 焦段(对应 4.3× 变焦)为 2 亿像素的超长焦镜头拍摄,可以看到,随着镜头的拉进,画面场景变小,小米 15 Ultra 对整个画面明暗关系的刻画也会更加细腻,比如这张 100mm 焦段下的照片就呈现了前面更短焦段下没有呈现出来的光影过渡,桥墩拐角的暗部和光线漫反射下的亮部都有非常真实的还原,而且照片整体依然保持了丰富的细节,色彩也很自然,和其他焦段下的色彩呈现保持了一致性。

  200mm(对应 8.6× 变焦)、400mm(对应 17.2× 变焦)这两个焦段是由 2 亿像素的超长焦镜头通过像素全开后的裁切得到的。可以看到两个焦段下的画面都非常清晰,毫无裁切感,比如桥墩中缝漏光处照射到的泥污细节,都清晰可变。更让人感到惊艳的是这样的超长焦下小米 15 Ultra 依然能够准确的光影关系,比如桥墩中缝漏下来的一道照射光就被准确地刻画了出来,还有桥墩内侧被光线漫反射照亮的地方,都非常细腻通透,有一种精细的空气感。

  除了微距,小米 15 Ultra 还支持更强的抓拍能力,这里要特别插一句的是,小米 15 Ultra 对相机的 UI 做了升级,新 UI 拥有全新的图标、字体、启动动画,拍照、视频、人像、街拍和专业模式的交互也都做了改进。比如接下来小编要说的街拍模式,点开后就可以看到相机的取景框变小,同时上下左右四条参考线划定了对焦区域。我们知道街拍的重点是要快,不需要手动精准对焦,因此这个设计很符合街拍的场景,同时取景器下方还特别列出了适合用于抓拍的焦段选项,方便大家快速变焦,也很符合抓拍的需求。

  比如下面这张小编使用 50mm 焦段拍摄的游人在海边喂海鸥的场景,静止的游人和快速运动的海鸥都清晰捕捉到了,海鸥扑腾的翅膀都没有糊,可见小米 15 Ultra 不俗的抓拍能力。

  再看下面这张使用 100mm 更长焦段拍摄的,海鸥的翅膀纤毫毕现,而且拍摄时画面一点也不抖动,背景的虚化也很自然,这真是做到“长焦打鸟”了。

  接着我们看夜间的拍摄表现。小编首先使用主摄在商场前拍了一张,这个场景下光源基本都来自霓虹灯,建筑背面是漆黑的夜空,可以看到小米 15 Ultra 并没有选择无脑拉高曝光,而是让该暗的地方尽量暗下来,同时高亮和暗部之间还有细腻的平衡调进行过渡,大家看建筑物墙面的部分就能看出来,这些部分虽然是灰度调,但整体十分纯净,基本看不到噪点,说明这枚摄像头的感光能力是很强的,而亮部的色彩也很准确自然,整体来说,小米 15 Ultra 的主摄夜景虽然不像现在普遍的“算法夜景”照片那么抓眼,但属于是越看越有感觉,更加接近于真实人眼看到的景象。

  小米 15 Ultra 的另一个看点是长焦夜景,这里小编选择一个小黄鸭娱乐设施的场景作为例子,分别用 23mm、70mm、100mm 和 400mm 焦段来进行拍摄。首先是 23mm 主摄标准模式下的照片,这个场景下光线环境是比较复杂的,既有周围的多彩霓虹灯,也有路灯照射,但是小米 15 Ultra 直出的照片对色彩的还原非常准确自然,中间白色的鸭子图案还是准确的白色,高光没溢出,暗部不失细节,光影的还原也很细腻。

  而到 70mm 焦段下,可以拍到游乐设施中心的小拱门,这里的光线 Ultra 呈现出了暗部的感觉,但画面依然保持纯净,细节也很丰富,包括娱乐设施表面的反射的光泽、秋千上小黄鸭逆光下的通透感等,都有精细的还原。

  100mm 焦段是超长焦镜头拍摄的,处于逆光环境的秋千上的小黄鸭就能更清晰地看到细节了,光影的变化十分细腻,同时画面依然纯净、细节丰富。

  400mm 焦段下,小编拍摄了门前的小鸭玩偶,照片在呈现时稍稍做了提亮以保证观感,高光部分略有一点溢出,但整体的光影质量还是自然真实的,同时画面的纯净度和清晰度依然比较惊艳,色彩也没有失真,很难想象这是超长焦镜头通过像素裁切得到的照片。

  看到这,相信大家应该能感受到小米 15 Ultra 在影像方面的实际表现了,总体来说,这款手机给小编比较深刻的印象就在于其主摄 1 英寸 LYT-900 超大底所带来的强大感光能力,以及四摄像头组合所带来的超大的无损焦段覆盖能力,而从成像的表现来说,其核心关键词就是“纯粹”,纯粹的光学设计带来纯粹的影像效果,少了很多算法的痕迹,对于追求摄影纯粹感的用户来说,小米 15 Ultra 是值得尝试的。

  GPU 则是最新 Adreno 830 架构,对比上代提升 44%,Al性能提升 105%。同时得益于先进的架构和制程工艺,带来了更高能效比,CPU 功耗最高降低 52%,GPU 功耗最高降低 46%,Al能效提升 45%。

  跑分测试后,就是用游戏来进一步考验小米 15 Ultra 的性能了。我们首先使用《原神》来进行测试,测试前将游戏画质调节到最高,游戏帧率设为 60fps,同时将小米 15 Ultra 手机设置为性能模式。游戏测试过程中,小编先在须弥城进行 10 分钟跑图,然后再花 10 分钟在须弥城附近野外跑图,遇怪打怪,总共大约 20 分钟测试时间。

  20 分钟后,测得小米 15 Ultra 游戏运行平均帧率为 59.7fps,帧率曲线 帧的波动,但实际体验感觉不到,全程丝滑流畅。

  观察 CPU 的核心调度情况,不难发现,在进行《原神》时,小米 15 Ultra 对 CPU 性能的调度策略是偏向保守的,主要是 6 个大核在一齐发力,而两枚超大核心中,有一枚使用率在 10%-20% 左右,另一枚则只是偶尔瞬时发力,这样的策略可以很好地控制功耗和发热。

  测试结束时,测得游戏运行的平均帧率为 58.9fps,帧率曲线也是十分稳定的,测试过程并无显著掉帧的感觉,跑图过程很流畅。

  再看一下功耗表现,能够正常的看到小米 15 Ultra 运行游戏的平均功耗为 4.4W,功耗依然不高。同时测得机身最高温度 38.0℃,只是温温热的水平。

  除了性能和影像,测试时小米 15 Ultra 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给小编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比如它的屏幕。小米 15 Ultra 搭载了一块 2K 专业创作屏,这块屏幕的分辨率达到 3200×1440 ,像素密度为 522ppi,最高支持 120Hz 的刷新率。同时这块屏幕参考最新 CIE-170:2015 标准进行逐台校色,在整个亮度区间内都具备较高的色彩准确度。实际体验时,小编用它来玩游戏和观看视频,确实能直观感受到屏幕画面显示十分绚丽。

  此外,这块屏幕还支持超级阳光屏,此在阳光下屏幕亮度会动态提升至 3200nit。测试过程中,小编尝试将屏幕亮度激发到了 2405nit,这个亮度已经非常高了。

  屏幕之外,小米 15 Ultra 还支持超声波指纹,相较于光学指纹识别,解锁位置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息屏解锁速度提升 60%,湿手、强光、暗光场景解锁体验更佳。并且信息采集和识别是更复杂的三维图像,相比光学指纹更加安全。

  最后是充电和续航。小米 15 Ultra 搭载了 6000mAh 的金沙江电池,电池容量比上一代提升 700mAh。同时这款手机还支持 90W 有线澎湃秒充。IT之家首先做了续航测试,测试全程在 Wi-Fi 环境下进行,屏幕亮度和系统音量设为 50%,手机在均衡模式下来测试,蓝牙开启。

  当然,除了影像上的突破,小米 15 Ultra 在别的方面也是妥妥的旗舰水平,包括骁龙 8 至尊版带来的顶尖的性能和能效表现,2K 专业阳光屏带来的绚丽的观看体验,6000mAh 金沙江电池和 90W 澎湃秒充也能够让续航无忧,领先的小米星辰通信,还有整机高品质的做工和独特的外观审美等等,都让其成为一款在各方面都体验不俗的科技旗舰。

小米 15 Ultra 手机体验:口袋里的“大三元”主打一个纯粹

时间: 2025-03-04 05:50:37 |   作者: 工业照明产品

  小米15 Ultra作为一款影像科技旗舰,主打纯粹的光学设计,实现全焦段无损变焦。

  3.除此之外,小米15 Ultra配备2K专业创作屏,支持超级阳光屏和超声波指纹解锁。

  4.6000mAh金沙江电池和90W澎湃秒充保证续航表现,使用户得到满足日常需求。

  不得不说,“影像”在如今智能手机特别是旗舰手机中的重要性正在慢慢的变大,这在各大手机品牌都将影像作为自家超大杯旗舰核心升级点的选择中就能看出。2025 年春季正在到来的新品潮中,各大厂商的超大杯旗舰新机都蓄势待发,并且都将主打影像升级,而就在 2 月 27 日,小米 15 Ultra 巅峰影像科技旗舰率先登场,相信刚看完发布会的朋友们都还意犹未尽。

  要说当前智能手机的影像技术的发展的新趋势,小编可以总结为两个词,一个是 AI,另一个就是“全焦段”了。这里的“全焦段”,已经不单单是指手机要有不同光学焦段的摄像头,更要求手机在每一个焦段上都得非常全能,换句话说每个焦段都要有和主摄一样顶级的成像品质,并通过彼此配合覆盖用户日常拍摄场景下对变焦的几乎所有的需求。

  这也是手机影像赶超专业摄影必须要达成的一步。当然,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AI 的参与也至关重要。

  而小米 15 Ultra,可以说就是在这个方向上率先取得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成果。目前,IT之家已经拿到了全新松柏绿配色的小米 15 Ultra,下面不放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它的真实实力究竟如何。

  首先我们仍旧是先看一下小米 15 Ultra 的外观。作为一款在影像上有重要突破的科技旗舰,小米 15 Ultra 在外观设计上也融入了非常浓厚的影像基因,它延续了和徕卡的合作,并且在整体设计上深度致敬徕卡百年经典相机 Leica I,形成以影像为主题、兼顾复古和时尚的纯粹美学。

  IT之家拿到的这款为松柏绿配色的小米 15 Ultra、具体来看,其机身背面通过银色的金属和绿色的荔枝皮质感形成对撞,用大胆的拼色和凌厉的呈现出复古传奇的气质,辨识度很高。

  松柏绿的色泽就像现实中苍翠的松柏一样偏墨绿,充满力量感,也很耐看,与银色金属竖向分割,金属部分这一侧有“xiaomi”的 Logo 和 Ultra 铭牌,灵感源于相机旁轴取景框,一点红线十分提神。

  摄像头模块还是小米 Ultra 系列一直以来的圆形大镜头的设计,外围是银色的螺纹金属环,与手机背板的凸起无缝衔接,并且与背面已经中框的银色呼应,带来更好的一体化视感。

  小米 15 Ultra 的中框为四曲包裹式设计,航空级 6M42 铝合金材质打造,成为整个机身的支撑,并且保证了极高的强度和硬度,金属表面为喷砂处理,手感更加细腻。

  再看手机正面,小米 15 Ultra 采用一块 6.73 英寸的全等深微曲屏,等 R 弯曲,R=3.5mm,等深弯曲深度为 570μm,屏幕整体看起来十分和谐自然,并且形成一种浮于机身表面的视感。

  尺寸方面,小米 15 Ultra 机身长和宽分别为 161mm × 75.3mm,IT之家实测机身厚度为 9.7mm(不包含摄像头凸起部分)。

  机身重量为 230g,毕竟是在影像上有堆料的旗舰机型,拿在手里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包装方面,小米 15 Ultra 仍然是常规的黑色手机包装盒,设计简洁,正面是“xiaomi 15 Ultra”的银色标识和徕卡小红标。

  小米 15 Ultra 随机附赠了 90W 充电器、数据线、说明书、取卡针和一个透明保护壳。

  除了手机本身,小米 15 Ultra 还有配套的第三代专业影像套装,采用全新设计的鎏金配色,具备更好的续航和防泼溅能力。小米保留了滤镜转接环的设计,并额外增加了可拆卸的快门按钮和指柄,提升整体的操控感。

  其中,自定义波轮能够迅速调节 EV、光圈、快门、ISO、白平衡等,滤镜转接环可转接 67mm 滤镜,同时还拥有一个专门的录像按键,此外该影像套件还内置 2000mAh 电池。

  整体来说,小米 15 Ultra 是一款由外到内透露出极客影像气质的旗舰手机,在外观设计上有着强烈复古徕卡的纯粹美学,让他看起来既像手机,又更像一台相机,相信会受到手机摄影发烧友们的喜爱。

  小米 15 Ultra 的最重要的看点就是目前顶级的影像能力,因此我们第一步就来看看它的影像表现究竟如何。具体来说,小米 15 Ultra 拥有后置四摄的组合,分别为:

  1 英寸传感器 LYT-900 加持的 5000 万像素主摄,等效 23mm,ƒ/1.63 大光圈,ALD 镀膜,单位像素尺寸 1.6μm,四合一像素尺寸达到 3.2μm,是目前移动影像最大的像素。

  IMX858 传感器加持的 5000 万像素长焦摄像头,等效 70mm,支持长焦微距,ƒ/1.8 光圈.

  三星 JN5 传感器加持的 5000 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等效 14mm ,ƒ/2.2 光圈,115° 超广视角。

  通过这四枚摄像头组合,以及CMOS最大的两颗摄像头的满像素全开(Remosaic)模式下的裁切,小米 15 Ultra 实现了画质无损的扩展焦段,覆盖 14-400mm、总计 8 个焦段、28 倍无损变焦,小米称之为“口袋里的大三元”。

  下面这张是主摄在白天光线充足环境下使用徕卡经典模式拍摄的样张,能够正常的看到照片画面非常清晰,锐利如刀,暗部色调偏冷,细节阴影浓郁,层次分明,色泽通透,很有徕卡的味道。同时能看到照片的曝光很精准,该暗的地方暗,该亮的地方足够亮,有一种独特的光感。

  放大之后,墙上的字也是比较清晰的,至少能认得出来,这显然要得益于 1 英寸大底带来的充足进光量,从而让画面的解析力得到显著提升。

  下面小编使用 5000 万全像素模式拍了一张,在这个模式下,成像风格是有一定变化的,“德味儿”没那么浓了,画面整体偏平淡些,当然这也不算缺点。

  放大后细节还是要比标准模式更清楚一些的,但锐化的痕迹也更明显了。其实标准模式下的解析力已经足够了。

  和以往一样,小米 15 Ultra 也支持徕卡原生双画质,分别为徕卡经典和徕卡生动,可以在取景框右上角的徕卡图标处切换。IT之家在同一场景下分别用徕卡生动和徕卡经典拍了两张照片进行对比:

  不难发现,徕卡生动模式下,整个画面的影调感不是那么强了,会通过拉高画面的动态范围来达到画面养眼的效果,也更符合互联网大众传播的审美需求。而徕卡经典模式则更侧重于还原现实场景的明暗关系,而不会刻意追求画面美化而提升鲜明度,而且还保留了大光圈镜头天然具备的暗角,两种风格各有特点,大家可以根据自身地需求来选择。

  接下来是环境光线对比相对强烈的场景,站在桥墩下往外拍,时间是早上,能够正常的看到小米 15 Ultra 并没有刻意压低高光,而是追求画面整体的自然观感,大底 LYT-900 传感器本身就有出色的宽容度,因此这张照片看起来并没有明显的算法拉高动态范围的感觉,整个影调十分自然。

  再看下面这张照片,早晨的阳光斜向照射在松柏树上,小米 15 Ultra 通过细腻的明暗变化将松柏树上被光线照射的影影绰绰的感觉真实地还原了出来,阴影部分比人眼所见要更暗一些,但呈现在照片上就是强烈的影调感,搭配独特的油润的色彩呈现,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清晨的阳光氛围。

  还有下面这张,即便不用长焦,主摄的大底大光圈也能带来天然的光学浅景深,让画面的主体更加突出。

  接着我们看长焦。前面我们说到,小米 15 Ultra 能够提供等效 14mm、23mm、35mm、46mm、70mm、100mm、200mm、400mm 总计 8 个焦段的无损变焦。其中 14mm 是超广角,我们暂时先不看,从 23mm 的广角开始,小编选择在桥下的一个场景每个焦段各拍一张。

  首先是 23mm 主摄的焦段,主摄的成像表现刚才我们已经分析了很多,这张依然画面的光影还原非常细腻线mm 仍然是主摄镜头通过像素超采样拍摄,我们来看 46mm(对应 2× 变焦)拍摄的照片,能够正常的看到画面细节依然丰富,和光学变焦的质感基本是一致的,而且无论是光影、色彩都保持了和 23mm 焦段下同样的品质。

  70mm 焦段(对应 3× 变焦)为 5000 万像素的长焦镜头拍摄,画面清晰锐利、细节丰富,将桥墩下比较复杂的光影关系真实呈现了出来。

  100mm 焦段(对应 4.3× 变焦)为 2 亿像素的超长焦镜头拍摄,可以看到,随着镜头的拉进,画面场景变小,小米 15 Ultra 对整个画面明暗关系的刻画也会更加细腻,比如这张 100mm 焦段下的照片就呈现了前面更短焦段下没有呈现出来的光影过渡,桥墩拐角的暗部和光线漫反射下的亮部都有非常真实的还原,而且照片整体依然保持了丰富的细节,色彩也很自然,和其他焦段下的色彩呈现保持了一致性。

  200mm(对应 8.6× 变焦)、400mm(对应 17.2× 变焦)这两个焦段是由 2 亿像素的超长焦镜头通过像素全开后的裁切得到的。可以看到两个焦段下的画面都非常清晰,毫无裁切感,比如桥墩中缝漏光处照射到的泥污细节,都清晰可变。更让人感到惊艳的是这样的超长焦下小米 15 Ultra 依然能够准确的光影关系,比如桥墩中缝漏下来的一道照射光就被准确地刻画了出来,还有桥墩内侧被光线漫反射照亮的地方,都非常细腻通透,有一种精细的空气感。

  除了微距,小米 15 Ultra 还支持更强的抓拍能力,这里要特别插一句的是,小米 15 Ultra 对相机的 UI 做了升级,新 UI 拥有全新的图标、字体、启动动画,拍照、视频、人像、街拍和专业模式的交互也都做了改进。比如接下来小编要说的街拍模式,点开后就可以看到相机的取景框变小,同时上下左右四条参考线划定了对焦区域。我们知道街拍的重点是要快,不需要手动精准对焦,因此这个设计很符合街拍的场景,同时取景器下方还特别列出了适合用于抓拍的焦段选项,方便大家快速变焦,也很符合抓拍的需求。

  比如下面这张小编使用 50mm 焦段拍摄的游人在海边喂海鸥的场景,静止的游人和快速运动的海鸥都清晰捕捉到了,海鸥扑腾的翅膀都没有糊,可见小米 15 Ultra 不俗的抓拍能力。

  再看下面这张使用 100mm 更长焦段拍摄的,海鸥的翅膀纤毫毕现,而且拍摄时画面一点也不抖动,背景的虚化也很自然,这真是做到“长焦打鸟”了。

  接着我们看夜间的拍摄表现。小编首先使用主摄在商场前拍了一张,这个场景下光源基本都来自霓虹灯,建筑背面是漆黑的夜空,可以看到小米 15 Ultra 并没有选择无脑拉高曝光,而是让该暗的地方尽量暗下来,同时高亮和暗部之间还有细腻的平衡调进行过渡,大家看建筑物墙面的部分就能看出来,这些部分虽然是灰度调,但整体十分纯净,基本看不到噪点,说明这枚摄像头的感光能力是很强的,而亮部的色彩也很准确自然,整体来说,小米 15 Ultra 的主摄夜景虽然不像现在普遍的“算法夜景”照片那么抓眼,但属于是越看越有感觉,更加接近于真实人眼看到的景象。

  小米 15 Ultra 的另一个看点是长焦夜景,这里小编选择一个小黄鸭娱乐设施的场景作为例子,分别用 23mm、70mm、100mm 和 400mm 焦段来进行拍摄。首先是 23mm 主摄标准模式下的照片,这个场景下光线环境是比较复杂的,既有周围的多彩霓虹灯,也有路灯照射,但是小米 15 Ultra 直出的照片对色彩的还原非常准确自然,中间白色的鸭子图案还是准确的白色,高光没溢出,暗部不失细节,光影的还原也很细腻。

  而到 70mm 焦段下,可以拍到游乐设施中心的小拱门,这里的光线 Ultra 呈现出了暗部的感觉,但画面依然保持纯净,细节也很丰富,包括娱乐设施表面的反射的光泽、秋千上小黄鸭逆光下的通透感等,都有精细的还原。

  100mm 焦段是超长焦镜头拍摄的,处于逆光环境的秋千上的小黄鸭就能更清晰地看到细节了,光影的变化十分细腻,同时画面依然纯净、细节丰富。

  400mm 焦段下,小编拍摄了门前的小鸭玩偶,照片在呈现时稍稍做了提亮以保证观感,高光部分略有一点溢出,但整体的光影质量还是自然真实的,同时画面的纯净度和清晰度依然比较惊艳,色彩也没有失真,很难想象这是超长焦镜头通过像素裁切得到的照片。

  看到这,相信大家应该能感受到小米 15 Ultra 在影像方面的实际表现了,总体来说,这款手机给小编比较深刻的印象就在于其主摄 1 英寸 LYT-900 超大底所带来的强大感光能力,以及四摄像头组合所带来的超大的无损焦段覆盖能力,而从成像的表现来说,其核心关键词就是“纯粹”,纯粹的光学设计带来纯粹的影像效果,少了很多算法的痕迹,对于追求摄影纯粹感的用户来说,小米 15 Ultra 是值得尝试的。

  GPU 则是最新 Adreno 830 架构,对比上代提升 44%,Al性能提升 105%。同时得益于先进的架构和制程工艺,带来了更高能效比,CPU 功耗最高降低 52%,GPU 功耗最高降低 46%,Al能效提升 45%。

  跑分测试后,就是用游戏来进一步考验小米 15 Ultra 的性能了。我们首先使用《原神》来进行测试,测试前将游戏画质调节到最高,游戏帧率设为 60fps,同时将小米 15 Ultra 手机设置为性能模式。游戏测试过程中,小编先在须弥城进行 10 分钟跑图,然后再花 10 分钟在须弥城附近野外跑图,遇怪打怪,总共大约 20 分钟测试时间。

  20 分钟后,测得小米 15 Ultra 游戏运行平均帧率为 59.7fps,帧率曲线 帧的波动,但实际体验感觉不到,全程丝滑流畅。

  观察 CPU 的核心调度情况,不难发现,在进行《原神》时,小米 15 Ultra 对 CPU 性能的调度策略是偏向保守的,主要是 6 个大核在一齐发力,而两枚超大核心中,有一枚使用率在 10%-20% 左右,另一枚则只是偶尔瞬时发力,这样的策略可以很好地控制功耗和发热。

  测试结束时,测得游戏运行的平均帧率为 58.9fps,帧率曲线也是十分稳定的,测试过程并无显著掉帧的感觉,跑图过程很流畅。

  再看一下功耗表现,能够正常的看到小米 15 Ultra 运行游戏的平均功耗为 4.4W,功耗依然不高。同时测得机身最高温度 38.0℃,只是温温热的水平。

  除了性能和影像,测试时小米 15 Ultra 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给小编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比如它的屏幕。小米 15 Ultra 搭载了一块 2K 专业创作屏,这块屏幕的分辨率达到 3200×1440 ,像素密度为 522ppi,最高支持 120Hz 的刷新率。同时这块屏幕参考最新 CIE-170:2015 标准进行逐台校色,在整个亮度区间内都具备较高的色彩准确度。实际体验时,小编用它来玩游戏和观看视频,确实能直观感受到屏幕画面显示十分绚丽。

  此外,这块屏幕还支持超级阳光屏,此在阳光下屏幕亮度会动态提升至 3200nit。测试过程中,小编尝试将屏幕亮度激发到了 2405nit,这个亮度已经非常高了。

  屏幕之外,小米 15 Ultra 还支持超声波指纹,相较于光学指纹识别,解锁位置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息屏解锁速度提升 60%,湿手、强光、暗光场景解锁体验更佳。并且信息采集和识别是更复杂的三维图像,相比光学指纹更加安全。

  最后是充电和续航。小米 15 Ultra 搭载了 6000mAh 的金沙江电池,电池容量比上一代提升 700mAh。同时这款手机还支持 90W 有线澎湃秒充。IT之家首先做了续航测试,测试全程在 Wi-Fi 环境下进行,屏幕亮度和系统音量设为 50%,手机在均衡模式下来测试,蓝牙开启。

  当然,除了影像上的突破,小米 15 Ultra 在别的方面也是妥妥的旗舰水平,包括骁龙 8 至尊版带来的顶尖的性能和能效表现,2K 专业阳光屏带来的绚丽的观看体验,6000mAh 金沙江电池和 90W 澎湃秒充也能够让续航无忧,领先的小米星辰通信,还有整机高品质的做工和独特的外观审美等等,都让其成为一款在各方面都体验不俗的科技旗舰。